扭亏为盈的股票会有波上涨吗
我们在平时炒股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公司业绩差的个股反而能够走出强势上涨行情,为什么一些业绩差的上市公司能够走出强势行情呢,下面我来盘点下亏损的公司股价上涨的原因。
业绩亏损拉升总论亏损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集中在市值较小的个股,一般蓝筹白马类个股公司出现亏损的概率较小,盘子较大的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问题,业务收入稳定,一般出现亏损的概率较小,业绩稳定市场占有率稳定后会获得大量机构和基金青睐买入。
反而一些小公司上市后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对其影响相对较大,出现亏损的概率的较大,而且业绩不稳定后机构买入的概率较小,所以筹码较为分散。所以盘子较小和筹码分散后期庄家主力或者游资拉升相对较为容易,自然出现连续大涨或者涨停的概率较大,这是对于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的一个总论分析,但是每个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出现大涨的原因各不一样,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具体原因。
业绩预期扭亏为盈我们观察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预告公司目前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但是炒股往往是炒作预期,可能业绩在下一个季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或者出现扭亏为盈的情况,那么预期接下来公司会出现赚钱的情况,资金开始提前开始炒作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疑问如何判断公司会出现扭亏为盈的情况呢
具体要根据该公司处于行业的周期分析和目前经济结构规律等,比如一个行业都出现了明显的涨价的现象,该公司扭亏为盈也属正常,特别在每年的10月底炒作ST概念股一般要持续到年报的公布,炒作的理由正是基于上市公司可能扭亏为盈摘帽的预期,所以这段时间ST概念股表现较好的原因。
题材的炒作可能该公司目前分析并未开始出现业绩好转的现象,但是公司所处题材和板块处于目前的热点题材,比如前期的5G题材的炒作,典型的就是ST凡谷,由于上面解释了这类股票盘子小筹码分散,庄家游资拉升容易,而且板块题材处于热点,拉升后即使业绩亏损后期出局自然也存在很多跟风盘,所以题材的炒作往往业绩差的小盘股上涨的幅度往往最好。
重组和卖壳预期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亏损并未出现好转,而且公司目前题材板块也不属于热点题材,很多股票也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概率,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连续亏损起死回生的概率较低业务开展较为困难,公司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重组或者卖壳才能起死回生,所以很多具备重组和卖壳预期的上市公司也会出现连续大涨的可能性
比如前段时间较火的赫美集团的重组,虽然后期失败了,但是也连续拉出很多涨停。但是如何去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组或者卖壳预期,重点可以前期是否公布相关公告或者看大股东是谁再进行,一般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国企或者央企概率较大。
出货拉升我们都知道每只个股基本都存在庄家,包括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也存在庄家操盘,所以庄家在筹码建仓完成或者想快速出局,大概率也想拉升股价进行出局然后调仓换股,但是这样的情况一般较小,还有上市公司业绩亏损股价连续的下跌后触及到股权质押的平仓线了,大股东会出一些手段拉升股价,比如千年10月底的超跌个股的反弹很多都是业绩亏损的公司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上面基本上把业绩亏损的公司还能够拉升的原因解释清楚了,对于业绩较差的个股炒作我觉得一个摘帽和重组是可以预期,其他情况下盲目抄底风险较高。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如果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以在评论评论交流。
扭亏为盈股价下跌
未曾在双11宣布成交额的拼多多,以另外一种高调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11月12日,双11刚刚过去一天,当人们还沉浸在天猫4982亿元、京东2715亿元的成交额的震撼中无法自拔时,拼多多高调公布了自己的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拼多多单季度营收142.1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12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Non-GAAP归属净利润为4.66亿,单季首次实现盈利,全面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拼多多年活跃买家单季新增4810万人,达7.31亿,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43亿人。年GMV方面达到4381亿元,同比增长75.7%。
以上数据中,有三大亮点值得注意。一是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达到7.31亿,与阿里巴巴此前宣布的7.57亿只相差2600万人左右。
对比拼多多及阿里分别单季新增4810万人、1500万人来看,以拼多多明显高于阿里的用户增长速度,其很有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在用户侧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国内第一大电商平台。
二是拼多多年度GMV的增长速度达到75.7%,这种增速不仅仅在三巨头之中独秀一枝,而且环比拼多多二季度47.7%的GMV增长率也出现了大幅反弹。
拼多多将此归因于人均购买金额(ARPU)的提升,三季度其年人均购买金额为1993元,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7.3%。
这意味着拼多多不仅维持了让阿里、京东难以望其项背的高速增长,而且还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次加速。
以上两大亮点让拼多多的未来充满了想象,但最让投资市场兴奋的,还是拼多多扭亏为盈的爆炸性消息。
要知道,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亏损问题让拼多多吃尽了苦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整个2019年拼多多都在亏损的阴影下挣扎。
2019年3月,拼多多宣布2018年全年净亏损达到102.17亿元,同比扩大1845.69%,财报发布之后,拼多多股价单日下跌17.75%,市值一度跌破300亿美元。
2019年5月,拼多多宣布2019年一季度净利亏损18.78亿元,同比扩大8倍。财报发布之后,拼多多股价收跌8.46%。
2019年11月,拼多多宣布2019年第三季度净亏损23.35亿元,同比扩大112%。此后拼多多股价迎来上市之后最惨的暴跌,最大跌幅达到25.69%,收盘跌22.89%。
亏损问题不仅仅让市场对拼多多充满了质疑,而且在百亿补贴战略之下,还对拼多多的财政提出了严峻挑战。
其时,阿里、京东不仅在下沉市场对拼多多前追后堵,而且还纷纷跟进“百亿补贴”,逼迫本就亏损的拼多多骑虎难下。而面对挑战,拼多多也没有退缩,即使亏损也要坚持百亿补贴,与阿里和京东打起了“消耗战”。
正常来说,拼多多与阿里、京东的“补贴大战”,相当于在拼谁的家底厚实。而家底的厚实度正是拼多多相对而言的劣势,更令人担忧的是,持续的补贴大战,将会影响拼多多的盈利能力,让拼多多持续出现亏损。
但是谁也没想到,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拼多多居然出乎意料的实现了扭亏为盈。
正所谓,飞得越高,摔得就越惨;反过来,当初摔得越惨,如今就会飞得多高。此前一度因为亏损问题而颇受质疑的拼多多,一旦打破亏损魔咒,股价就直接被点燃。
2020年11月12日,财报发布当日,拼多多股价涨超20 %,报134.21美元/股,总市值达1607亿美元;财报发布第二日,拼多多股价再涨12.73%,报收151.29美元/股,总市值达1812亿美元,该市值相比京东已经超出371亿美元。
截止上周五美股收盘,拼多多在盘后仍然维持了上涨的趋势。如果不是周末休市,拼多多或有可能一鼓作气将市值冲上2000亿美元。
就像当年亏损多年的京东一朝实现盈利,立马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一样。此次扭亏为盈,对拼多多也意义非凡。
而且从拼多多的盈利逻辑来看,此次扭亏为盈远未达到拼多多的极限,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亏损王”到扭亏为盈,拼多多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样的秘诀?这一次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要先弄清楚拼多多都是凭借哪些业务来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在三季度142.1亿元的营收中,在线营销收入达到128.8亿元,同比增长91.9%;交易服务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66%。
以上来看,在线营销收入,即广告收入是拼多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到总营收的90%以上,毫无疑问,这也是拼多多得以扭亏为盈最大的倚靠。
而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拼多多保持用户的增长,被吸引入驻的品牌和商家越来越多,其在线营销收入就会保持增长。
从拼多多目前各项数据的增长态势来看,其在线营销收入仍然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未来的时间里拼多多将能保持这一盈利基础,而且除此以外,在营收角度上来看,未来拼多多还有很多的牌可以打。
作为电商平台来说,除了可以向有需求的商家收取广告费以实现营收之外,其实还可以按年向商家收取类似于线下店铺租金的“平台使用费”,还可以向商家收取交易佣金。这三部分共同组成了电商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为了吸引商家入驻,在成立到现在的5年时间里,拼多多早期一直未收取平台使用费,在今年之前,也未对交易进行抽佣。而这些收入,都是京东、阿里电商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以在此前的时间里,拼多多一直在克制平台的盈利欲望,但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盈利。未来只要时机成熟,拼多多合理抽佣,并收取一定的平台使用费,其营收及盈利能力将再次迎来爆发。
这也是为什么说,关于营收,拼多多还有很多牌可以打。而在如何将营收转化为利润方面,拼多多也在证明着自己的潜力。
数据显示,三季度拼多多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约100.72亿元,同比增长46%。这说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是真金白银的在补贴。也就是说,拼多多在“百亿补贴”没有缩水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盈利。
这种盈利模式除了用户高速增长带来的广告收入暴涨之外,还依赖于拼多多的精细化运营,即成本控制能力。
另一数据显示,三季度拼多多的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21.1%、3.2%、2.3%,可以说是在成本上进行了全面降低。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三季度4.66亿的扭亏为盈。
所以无论是从营收的增长角度来看,还是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拼多多的此次盈利都绝非昙花一现。相反,考虑到拼多多此前对盈利的克制,在成立5年后迎来首次盈利的拼多多,未来依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况且,除了电商平台之外,“多多买菜”等新零售业务正成为拼多多增收的第二支撑点。
据拼多多CEO陈磊表示,在为中国农业供应链创造新价值的征途上,拼多多才刚刚启程。未来拼多多会持续加大对中国农业价值链的投资。
而在农业供应链方面,陈磊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一套专门服务于农产品的物流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未来拼多多将在仓储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砸下重金,为此拼多多已经做好将整体利润改善延后的准备。
也就是说,在电商平台之外,拼多多的下一个业务重点依然在农村,其整体策略依然是“下沉市场”,只不过和之前将商品带进下沉市场不同的是,这次拼多多要将下沉市场的产品带出到一二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农产品供应链这一方面,无论是淘宝、天猫本身,还是阿里旗下的新零售品牌盒马鲜生,也不约而同的在加紧布局。
拼多多不可避免的要再次在新零售领域和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进行碰撞。这一次,拼多多又将玩出什么新玩法,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电商报 风清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