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工资怎么算公式
月中入职工资如何计算
算工资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日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所以,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就是日工资×出勤天数。
因此,不论新老员工在算工资的时候还得注意几点:
1、月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应为:日工资标准×具体工作日
2、有缺勤的情况,当月工资是日工资×出勤天数,而不是缺勤多少天扣多少钱
其他工资计算方法: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200%
比如刚结束的春节长假七天总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3月工资收入÷21.75×200%×4
再比如近期的清明假期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1月工资收入÷21.75×200%×2
新员工入职流程
(一)新员工未报到之前:
1、招聘专员确认新员工报到日期;
2、通知新员工在报到之前来公司明确报到需注意事项:所需材料身份证、学历证明、建行卡以及其他须知;
3、通知人事专员新员工报到日期,人事专员准备好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所需表单。
(二)新员工正式报到:(入职手续办理)
1、新员工提交所需资料(学历证明、建行卡),人事专员复印员工入职所需资料;
2、确认新员工的工牌制作及餐卡办理。
3、带新员工到其所在部门,介绍给其直接领导。
4、发放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的《员工守则》,使其具备基本公司工作知识
5、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了解进一步情况。
6、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巡签;
7、更新员工花名册;
8、将新员工加入集团通讯录。
(三)员工所在部门办理:
1、部门确认座位、办公用品、办公电话;
2、部门直接领导为其入职引导人,带领参观部门,介绍部门情况、部门人员。
3、由直接经理向新员工介绍其岗位职责与工作说明。
4、部门应在例会上向大家介绍新员工并表示欢迎。
(四)新员工入职培训:
人力资源部主管、培训专员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与理念、各项制度等。向新员工介绍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相关同事,使其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五)新员工试用期:
1、招聘专员跟进,进行面谈;
2、进行员工试用期评估。试用期内对新员工工作的跟进与评估,为转正提供依据。
(六)新员工转正:转正评估:
1、转正是对员工的一次工作评估的机会,也是公司优化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转正对员工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认可,转正考核流程的良好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及工作的机会,帮助员工自我提高。
3、一般员工的转正由用人部门和人力行政部进行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4、新员工工作满实习期时,由人力行政部安排进行转正评估。员工对自己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评,由直接经理对其进行评估。直接经理的评估结果将对该员工的转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月工资是÷26还是30
工资既不是按30天算也不按26天算,按21.75天算。具体如下: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等于(365天-104天)/12月,即21.75天。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公司或企业,单位员工的日工资计算标准都是一样的,都应该按照月工资/21.75天计算,因此,私人公司月工资除以30或是除以26都是不正确的,该公司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去计算员工的工资数额,如有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可以向劳动局打电话投诉或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月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