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上证指数
一、目前股市的总体情况:
1、两市周二均以一波三折方式呈现明显的遇阻整理态势,市场整体再次出现“深弱沪不强”的局面,涨跌家数也显示空方优势还在加强,而成交额则恰好为600亿元,较前增加不到30亿元或5%。
2、虽然“石化双雄”和三只保险股一度联袂上行,但它们也出现冲高遇阻,而蓝筹这一庞大群体则再次陷入整体下调的颓势,有色金属、钢铁、地产、运输物流等板块陆续出现在板块跌幅前列,金融、煤炭石油、通信、交通设施、汽车等大多表现平平,短期整理局面因此就难以改变。
3、与此同时,大多数个股在股指持续小幅下调时的活跃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如两市逆势飘红的A股数从近550只小幅缩减至不足540只,随大盘调整的个股数由870余只小幅增加到930多只,说明市场回调压力依然较大,但非ST或S类股涨停的稍微增加,而对市场影响非常有限的中小企业板块、ST或S类个股则表现得十分突出,预示年内最后一天市场或许以相对强势姿态出现。
4、从周边角度看,美股周一虽出现下调,但收盘都远离了最低点,而截至16时30分,亚太地区和欧洲股市相继形成普涨景象,日本和英、法、德等涨幅都在1%以上,美股期指升幅也超过0.5%,预示全球股市短线转暖可能相当大。不过,全球主要股指大多位于60日均线上下,技术形态还没有修好,短期不确定因素依然不小,这某种程度也使两市年内最后一天的变数进一步加大。
二、目前势态的主要因素:
1、近期大盘接连在底部收出4颗星,但是市场跟风盘不足,大盘无奈之下,只能回落。其原因是投资者实际担心的是四大利空:
⑴投资者担心节后,基金会快速撤退,为了年末排名很多基金在12月份都选择了加仓自家股。
⑵近期大小非的走势严重的迷惑了投资者;市场不知道谁在接盘,政策将会指向何方。
⑶利好政策进去真空期,在连续的利好之后,可以继续的政策利好不多,市场失去了炒作的理由,
⑷可怕的年报将要出炉,投资者无比担心。以上四点,导致目前大盘即便是在低位,投资者依旧不愿意进场,08年以来一次次抄底都抄在天花板上头散户心灰意冷。
2、从消息面上看,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展望2009年,A股市场的大小非解禁压力仍然很大。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限售股将分别于明年7月和10月解禁,将形成两个解禁高峰。其中,09年1月份沪深两市共110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股份达到125.45亿股,比08年12月份的251.13亿股减少125.68亿股。
3、以12月29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872亿元,环比减少54.21%。虽然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使得09年解禁规模创出新高,不过由于汇金公司一直表明增持四大银行的态度,因此减持压力并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大。
4、同时,上周五中国太保的逆势走强、金风科技在机构买入下强势涨停、海通证券连续两日大涨,这些遭遇巨大解禁压力的个股最近纷纷表现出强势。对此,我们认为,由于持续一年的大盘巨幅下跌,市场的恐慌情绪已逐步消退,目前已有部分产业资本开始为“大小非”买单,这表明了其对目前市场中的企业价值已有了一定的认同度。而从市场整体角度而言,这部分势力的有所作为也给市场人心的恢复、稳定市场等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5、而从热点方面观察,近阶段交易数据显示,防御型板块在调整市中依然受到了资金的关照,其中受政策支持的医药板块增仓迹象尤其明显。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位列其中。
6、同时,医改即将推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增加卫生投入。以此分析,政府近年来强化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努力,有利于加速释放制药业的国内需求。此外,目前沪深300平均PE降至12倍,医药股的平均PE为21倍,虽然从估值绝对水平看药业板块确实没有太多的优势,但从历史估值水平看,目前的药业板块已处于合理水平,再加上医改即将带来的医疗市场扩容的行业政策性利好,我们认为,目前正是医药股逢低介入的好时机。
三、盘面的技术状况及结论:
1、最后从技术面上分析,大盘周二继续呈现缩量调整的格局,其中建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股的回调以及多只复牌股的连续跌停,直接拖累了大盘的走势,不过重组类等低价股板块的逆势上涨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的人气。
2、总体而言,由于明年上半年的经济仍将是震荡探底的格局,所以经济刺激政策将继续出台,但预计上市公司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业绩的快速下滑会较大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股指短期下跌空间有限,但控制好仓位和波段操作是目前较好的操作策略,今天是08年12月30日,明天就是本周的最后一天了,沪市大盘的收盘点位应该是1825点。
今日上证股市指数
; 实际上,我国使用的反映A股走势的股票指数也就是A股指数多达几十种之多,下面是以下是我国股市比较常用的8个股票指数,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深圳综合股票指数
系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该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与上证指数相同,其样本为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权数为股票的总股本。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并存着两个股票指数,一个是老指数深圳综合指数,一个是现在的成份股指数,但从运行势态来看,两个指数间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
在前些年,由于深圳证券所的股票交投不如上海证交所那么活跃,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已改变了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成份股指数,其中只有40只股票入选并于1995年5月开始发布。由于以所有挂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代表代表性非常广泛,且它与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发布,它是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深圳股市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沪深300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
上证股票指数
系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票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中证1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发布指数。它是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挑选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红利指数
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上证红利指数是一个重要的特色指数,它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上证指数体系和指数结构,丰富指数品种,也为指数产品开发和金融工具创新创造了条件。该指数是上证所继成功上证180、上证50等指数后的又一次指数创新,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投资者的重要举措。
上证50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上证5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调整时间与上证l80指数一致。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180指数(又称上证成份指数)
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
深证100指数(又称深证100总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指数)
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定位投资功能和代表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委托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编制维护,此指数包含了深圳市场A股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100只成份股。深证100指数的成份股代表了深圳A股市场的核心优质资产,成长性强,估值水平低,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