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方式和股权分配
公司运营一年后,有人想投资入股,股份有两种分配方式,一个是增资扩股,一个是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他投资的钱是放在公司,用于公司的发展,如果是股权转让,他的投资款项是给到你个人。具体哪一种就看你自己了。另外你稀释多少股份合适,前期建议你的股权要超过66.7%,拥有公司的绝对治理权,也就是稀释股权的额度不要超过34%。至于转让价格,这个就是你们自行协商了,是利润的倍数,还是按照公司注册资金,还是按照营业额的倍数,协商决定。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增资扩股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1、由股东自行内部增资
①公司原股东可按照自己所占股权比例增资,增资后股权比例不发生改变。
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乙两位股东各占50%的股份。一年后决定增资扩股,将注册资本增至300万元。甲乙两位股东按比例各认缴增资100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达到300万元。
由于双方出资增资的比例与本身所持股权比例相同,因此双方股权均不发生改变。
②公司原股东未能按照所占股权比例增资,则需要按照协议重新计算并分配股权。
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股东出资60万元占60%的股份,乙股东出资40万元占40%的股份。两位股东商议决定将注册资本增至300万元,甲股东认50万元,乙股东认150万元。这种情沉下甲乙两位股东所持股份需要重新计算。
甲股东总出资额为110万元,占公司增资后注册资本的36.67%。乙股东总出资额为190万元,占公司增资后注册资本的63.33%。
2、由外部注资_资
李总的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增资人并非原有的创始股东,投资金额又相对较大,一旦按照出资比例直接分配股权,就会导致创始人股权被大量稀释。合理的股份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公司创始之初的风险是最大的。在平稳运营后,投资风险明显减小,利润_多。那么,让后期进入的投资人与公司创始人使用相同的股权分配法则显然有失公平。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先行统计自身的价值,在运营良好的情况下,公司价值必然高出注册资本。以此为基数为新股东计算股份,既不会对创始人股权造成大量的稀释,也能让新股东满意。
以李总的公司为例,最初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营两年后,由于经营状况良好,目前的企业价值估算为400万元。新股东注资100万元后,总价值为500万元。新股东的出资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为20%,而李总所占股权为48%,与李总合伙的同事所占股权为32%。
当然,在由外部注资的情况下,还有另一种方式一一股东协商分配。毕竟后期注资的股东本身已经躲过了企业风险最高的阶段,注资后,是否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与运营中都是股权分配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股东协商决定分出合理的股权给予投资人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手段。
股权分配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拥有更多股权的人,在拥有更多利润的同时,也要为公司承担更多的责任。没有一种算法能一次性分配出完美的股权比例,在增资后计算股权时,股东之间应多多协商,拟定适合自己企业的计算方式。
入股方式和股权分配方式区别
持股是你持有的股票,参股是你可以参与股权。1、持股是指通过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来控制公司的公司。 即掌握一定数量的股份来控制公司的业务。机构持有超过50%的股份或足以控制股份公司的经营活动。 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总股本50%以上或者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50%以上的股东为绝对股东。2、参股持股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有些人参与股票是因为他们与公司合作。 他们虽然不参与管理,但也可以获得利益。 有些人看好一家公司的经营,然后购买该公司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 通过这种操作,他们可以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
拓展资料:
参股和持股有什么区别?
1、参股与持股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控股公司所持股份数量相对高于参股公司;第二,持有另一家公司的公司比参股另一家公司的公司拥有更多控制权;三是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它只是在管理层进行一些资本运作,参股只是简单地持有一些公司的股份,并不具有实际控制权。对此,参股和控股本质上是散户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系。
2、参股控股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有些人参与股票是因为他们与公司合作。他们虽然不参与管理,但也可以获得利益。有些人看好一家公司的经营,然后购买该公司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通过这种操作,他们可以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在这方面,参股和控股没有太大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股份数量是否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
3、例如,公司有a、B、C三个股东,分别持有20%、20%和60%的股份。 那么,按照股东的投票权,即使AB加起来也只有40票,而C有60票。 董事会实际上只执行 C 的决定。 说白了,A和B只能参与董事的决策,而C仍然控制着决策。A、B是参股,C是控股。可以看出,简而言之,参股是指对企业的投资,控股是指对企业的控制,股份还有很多其他的操作方式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