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合算还是定期合算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拥有50万存款并非很容易的事情,虽然有一些人能够实现月入过万,几年的时间就可以赚50万,但是如果考虑到平时的生活开销,真正攒50万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在我们国家大多数人的月收入都不足一万元,月入过万始终是少部分群体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过也有不少家庭为了买房,平时省吃俭用,通过多年的努力也能攒下几十万块钱。如果是过去几年房价大涨的时候,手中有50万的存款,买房是毫无疑问的事情,随着房价的上涨还能实现财富增值。
而今楼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房价分化已经成为楼市的常态,房价分化就意味着房价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普遍上涨,而是有的房子房价会上涨,有的房子房价会下跌,房价有涨有跌会逐渐成为楼市的常态。虽然现在全国的整体房价还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如今的房价涨幅相比过去已经收窄很多。
在投资的盈利空间逐渐收窄的背景下,如果购房者完全考虑房子的投资属性的话,自然不建议买房。不过对于大多数刚需购房者而言,如果手中有50万现金的话,到底应该选择买房还是应该选择存银行呢?一位专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启发。
首先要确定一件事,50万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如何才能攒够50万呢?假设一个家庭的家庭月收入为1.2万,相信着已经是中等偏上的家庭,每个月除去各种费用开销之后能剩下6千元,一年可以攒下将近7万,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攒够50万元。当然对于家庭收入还不足一万元的家庭来说,想要攒够50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50万真的是一笔巨款,因此如何使用这一笔钱真的非常关键。可能对于富豪家庭来说,50万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50万可能就是家庭资产的全部,因此如果手中有50万存款的话,不管是买房还是存入银行都要慎重决定。
然后看一下50万能在什么样的城市买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的平均房价为9860元/平方米,而2021年的房价有所上涨,因此如今全国的平均房价基本上突破万元大关,当然也十分接近1万元。如果按照全国的平均房价来看,购房者购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房屋总价是100万,选择按揭买房的话,需要的首付成本是30万,考虑到其他的购房费用,主要是维修基金一万左右,基本上购买新房的初始成本在32万以内,当然交房之后办理房产证的时候也需要1.5万左右的契税。
当然如果在一些大城市买房,买房的成本相对高一些,一线城市基本上不用考虑,一套房子需要好几百万,首付也要100万以上。如果是新一线城市的话,房价基本上在一万到两万之间,如果房价按照一万五来计算的话,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45万的首付,如果月供可以承受的话,手中持有50万的话完全有购买150万的房子。
因此如果手中持有50万的话,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可以买房,只有一线城市和少部分新一线城市真正买不起。
换言之,如果购房者手中持有50万现金的话,完全拥有选择城市的能力,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买房都没有问题。
最后看一下50万存银行的收益问题。
如果购房者将手中的50万元存入银行的话,到底可以获得多少利息呢?大多数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为3%左右,如果按照4%的利息来计算的话,一年产生的利息为1.5万元。虽然每年1.5万是可见的收益,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话,每年通货膨胀带来的资金损失肯定比1.5万要多。
因此不管是持有现金,还是把钱存入银行,理论上来说都不可能抵抗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贬值的就是货币。
基于以上3个事实,关于手中有50万到底是存银行还是买房的问题,专家给出了以下分析:
第一:买房是否自住很重要。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如今买房的投资价值已经逐渐减弱,而房子的居住属性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买房因素。如果只看投资价值的话,那么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没有投资价值,但是对于刚需来说,房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房产的收益,房子还会给购房者带来很多附加价值,比如房子能给购房者带来安稳的居住环境,房子也和教育、结婚等挂钩。因此如果是真正的刚需购房者,并且买房是用来自住的话,手中有50万建议买房。
第二:所在城市房价走势很重要。 虽然现在的楼市比较看重房子的居住属性,但是房子的投资价值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买房掏空了整个家庭的积蓄,那么房子就是家庭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决定是否买房还要看未来房价的走势,目前房价已经出现了楼市之间的分化,因此在买房之前需要关注城市房价的走势。如果所在的城市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大,房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那么这类城市的房子值得购买;如果本身就是房价虚高的城市,同时因为经济发展滞缓、人口流出等原因导致房价发生回调,那么这类城市的房子就不值得购买。
当然对于手中持有50万的人而言,一般都会选择存银行、买房或者进行一些投资,可以确信存银行肯定不能抵抗通货膨胀,不过相对比较稳妥,属于中短期比较合适的选择;而从长期来看,选择一套有升值潜力的房子自住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购房者有好的投资途径,确实也可以选择投资,不过关于投资一定要万分谨慎,毕竟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血本无归,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笔者还是建议存入银行或者买房,至于最终作何选择,还要看家庭或者个人的实际情况。
买房子划算还是存银行划算
手头有一百余万元,是买省会房产呢,还是存银行大额存单好?
当前形势下 ,我认为买大额存单好一些。
手头有100万,那么,只能全款买一些弱省会的房子,比如西宁、银川、长春等等,一切强势省会, 比如南京、武汉、杭州、郑州,100万全款是不够的,只能做首付。
现在无论哪个省会,房子都过剩了,二手房市场已经哑火了,在中介网站上挂牌的房源很多很多,但是成交的并不多,这说明当前的楼市大环境已变,投资房产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
即使省会城市的房子,除了一些具有资源稀缺性的房子 ,比如带有优质学位等等,其余的房产目前入手我认为并不是最佳时机。
因为现在二手房很不好卖,要卖的话除非在市价基础上打折,加之这两年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房价基本没怎么涨,或者涨幅微小,所以,当前买省会城市的房产,如果是刚需还可以,毕竟省会有较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但是,为了投资的目的,那么就意义不大了,没必要。
反之,如果把这100万存银行里买大额存单,当前三五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4.2%左右,那么一年利息就是4.2万,相当于很多人一年的工资了。
最关键的是,大额存单流动性比较好,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急需钱的话,可以提前支取,但是房产就不能,房产变现能力比较弱,如上文所说,现在二手房很不好卖,着急卖的话,除非比市场价便宜很多才有戏,两相一对比,还是买大额存单划算,大家认为呢?
只能选存银行大额存单,不是不买省会房产,而是没有资格购买省会房产,江苏省会南京限购,对照购房条件,我们一条也不符合,更别提房贷审批!
如果有省会购房条件,还是建议用一百多万元首付买房,省会可以说是一省的中心,再不发达的省份,它的省会经济可以说还是全省最强,极少数也能排第二,从房地产市场看,省会活跃度还是最高,买房市场交易量惊人!反正等孩子在江苏省会南京决定正式落户,我们肯定会在南京购房,让孩子结婚成家用!
当然,以上只是自己个人意见,只供参考,决定权永远在你们手中,多与家人沟通吧,别留下遗憾的!
手上如果有一百多万元,不要买房,不管省会还是什么城市,存银行大额存单更合适。
经济是有周期的,如今房住不炒不断被提及,曾经汹涌进入楼市的资金洪流被严格限制,房产投资时代已经结束。
一方面各地对土地收入依赖很重,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下其他税费规模难以大量扩张,如此一来,既要限制楼市狂飙突进,又要稳定房价。土地,必须继续销售,一手房市场要稳,但是跟一手房抢市场的二手房对地方经济贡献微小,自然就要加以限制。毫无疑问的是,今后二手房流动性将越来越差,除非低于市场价二三成,否则成交不易。
省会城市多为二线城市,房价一万至三万最为常见,一百余万一般不够付全款。我们不用讨论这笔钱买房后还需要贷多少款的问题,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买房的目的上。
买省会的房产,有人可能是为了定居,有人是为了孩子在省会上学,但是更多人是为了投资。既然是投资,那么一定是希望房价继续上涨,跑赢通胀,并且数年后有人接盘,转手就净赚数十万上百万。当然了,这种想法很美,想得美,实际很难如意。
房住不炒提及时,想想为什么总要伴随着稳房价、稳地价,房价涨了二十多年,难道真的不会降吗?不炒房了,地价降降有关系吗?不希望降,就真的不会降吗?
经济恢复需要时间,就业岗位不会凭空出现,真实失业率是房地产绕不过去的话题。但凡一个家庭有一个人失业,家庭收入就会锐减,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的压力都会激增。当无数家庭收入不如从前时,必然会有多数人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进而影响到众多行业。
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不会增长,工作稳定性降低,房价如果还能继续涨,还有多少人能承受或者入场呢?
买房,很简单,卖房,会越来越难。富裕的群体都有二三四五六套房,最后房子只能卖给穷人,但是还能买得起房,稳定还贷二十年的穷人还有多少呢?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要只看到房价可能会接着涨,还要考虑哪一天房价会下降。大额存单利率虽然降了,但是本金不会受损,每年还有利息,而利率远超租房收益率。
现金不一定一直为王,但是未来五年持有现金一定比持有房产更划算。
买省会房产还是存起来最简单的决策方法:就是你有没有省会的购房资格,如果有,就买房!但仅限于如下几个省会城市!
一百万,按绝对数额来看,并不少了,是一笔不小的资产,假如买车,BBA主流车型闭眼选的水平。但拿到房地产市场,明显不够看了,比如甚至,100万似乎不够首付吧。但在一般的省会城市,还是基本够一套房产或只需少量贷款的水平。这时,问题就来了,通货膨胀是现金最大的敌人。如何防止通胀,是中国人最大的烦恼。买房似乎是不多的途径中最好的一个。那么值不值得买,怎么来决策,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在省会有没有购房资格,如果有,那就买!
道理其实很简单,省会大城市为何都纷纷执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原因是什么?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限购、不调控,你的省会城市房价会怎样?恐怕用“疯涨”二字才可更好的形容吧。这就是逆向思维,越不让你买,越要买说明有价值,说明奇货可居。
但是中国有那么多的省会,并不是所有的省会都值得拿着一百万去买。有两类不建议买,一类是房价已经很高的省会,拿着100万根本不够啊!勉强够个首付,如果不是刚需,还要背着沉重的债务,这个决策并不好做。这些省会有广州、南京、杭州等,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拿这几个城市的房价去类比。
第二类不值得买的是房产价值超过城市价值的城市,这些就不点名了。只列出拿100万在有资格的情况下可以去入手的城市。名单挑选也非常简单,翻出今年的新一线城市名单,其中拿100万能买到房子或者少量贷款可买到一定面积住宅房产的省会城市有成都、武汉、西安、郑州、长沙、合肥、沈阳,如果你在这几个省份,又有省会的购房资格,那这100万就去买房吧。
如果不在这几个省份,还是先存大额存单靠谱一些,再去慢慢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
手里面有钱,是购房,还是理财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
是否应该在省会城市买房子?看你所说的具体省会城市是哪里了,后期的房价是否还有上涨空间?我现在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这里的房价已经很高了,我认为投资的价值已经很低。如果我有钱了不会选择在这里买房。这是我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我现在已经有了一套房产,所以暂时没有在同一地区购买第二套房产的计划。另外,我认为房子是住的,不是抄的,如果不是刚需,我不会轻易购入房产的。
综上所述,在购买房产与存大额存单相比,我更倾向于选择大额存单,但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二选一的情况下。如果还有其它选项,这两个选项,我都不会做选择的。
我会把钱分成几部分,一部分投资与定期理财、货币基金等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一部分投资中风险的债券及各类资金,还有一部分就会用于股票、股票基金之类的投资。这是我的投资习惯。
肯定买省会城市的房子了
不管有多少在喷房价太高,房价马上就要大幅度下跌了,房子以后就是白菜价了,我觉得完全是扯淡。
三四线城市不敢说,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肯定没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仅仅说分析一点就行了,不需要整个的分析。
优质房产的问题。
国家统计,现阶段就是一套房产不开发的情况下,全国的房产可以满足三四十亿的人居住需求,很多都说房子太多了,空置房屋太多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可以满足三四十亿居住问题的房产,有多少是完全没人去住的.,这些空置的房产在什么地方。
再说简单点,就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和房产太多的地方,不匹配。人口集中在哪,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集中在省会城市,这些地方的房产空置很高吗?不见得吧。房产太多的在哪里,在二线以下的城市,房产确实很多,全国加在一起,肯定远远超过一二线以及省会城市的数量,这些地方人少,房子多,空置的肯定多了。
不说什么通货膨胀,不说日本房产从高到低,现在又从低到高的实际案例,不分析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所以说,在省会城市买,肯定是可以的,毕竟优质房产还是比较少的,一二线以及省会城市还是人比房多。
存钱是最傻的,可以留少量的现金,大量的现金存在银行,不是傻嘛
手头上有一百万,当然是买房,存钱的利息,肯定是没有房产的租金高,银行大额存单也不可能有房价的利息高,所以,有钱就是要买房才是对的。
所以,说你看,计划经济的时代,你随便在外面摆一个地摊,就能够赚钱到很多的钱,而且还能让自己成为有钱人。
但是市场经济的时候,买几套房子就这样放着都能够成为有钱人,所有说能够成为有钱人,手上有资产,成为有钱人就是很好的。
手上有一百万余元,当然是买房啊,除非你的名下有太多的房子,就可以不买房存银行,钱存在银行是在贬值。
但是买房却是在升值,所以,说买房才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买房,买房才是有资产的,钱有银行风险太了,钱是用来让自己享受,买房子不但可以让自己享受,还能让自己的房子升值,你说是存银行,还是买房子比较好。
房价在什么时候,价格都是很好,都在上涨,而且还能够住,所以,说买房才是最好的选择。
省城现在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房市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房价仍有上涨空间,同时出租也是有市场的,或许选择买房产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大额存单和省城买房,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一下比较:
1.安全性。大额存单相对来说风险性更低,一是国内银行大部分是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小,二是大额存单属于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银行破产倒闭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赔偿。对房产来说,存在诸如房产项目搁浅、房子质量有问题和房价下跌等风险。
2.收益。目前国内大额存单基本上可以做到年利率4%以上,100存10年大约可以获得利息50万元左右,20年可以获得100万左右,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而对于房产,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房价上涨幅度,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60%,未来还会有近3亿人进入城市生活,而这些人会优先选择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所以省城未来仍旧会流入大量人口,带来大量的房子需求,从而带动房价上涨,至于未来房价是否翻倍则要看不同的城市了;二是租金,如果把房子租出去是可以得到租金的,而省城流入人口和流动人口都比较多,租房市场还是比较火爆的,租金收入一般一年可以拿到几万元,有的甚至会超过一年的大额存单利息收入。
3.隐性收益。比如购买学区房,养老房,购买城市未来发展核心区的房子,会带来上名校、好养老和离城市公共设施近等隐性收益。
4.满足感。这个虽然看不到,但可以感觉的到,满足感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对于已有房子和家庭相对富裕的人来说,购房这种需求更为重要,比获得更多的财富得到的满足感更多。
5.从货币贬值的角度看。在国内货币每10年大约会贬值40%,而大额存单获得的利息并不能弥补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30年后,购买大额存单的100万货币的购买力也会下降一半,而房子真的很难说,况且即使房子价值也下跌了,但是房子还有使用价值,可以租出去收租金。
所以,泰川约建议还是在省城买房。
手头上如果现在有一百余万元,我的选择是买省会的房子。但是,只买那种 “好租” 的房子作为投资。至于这样做,基于三点理由。
一、国家为刺激经济,会加大城镇化建设,但人口会集中涌入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由于基础建设好,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方面更是独具优势,对于省内其它城市人群吸引力不可小视。
“人往高处走”的心态使人更愿意到大城市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到省会城市就业找工作机会相对于小城市来说更容易,获得的薪资也更高。因此,尽管房产现阶段受国家调控,有下行风险,但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量优势产生的需求使得房价没有大跌的空间,只会有少许波动。所以,投资100多万或者是把100万作为首付拿下一套房子,迅速租出去作为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刚刚出台的8月份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涨跌报告,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几乎所有的全国省会城市房价都是微涨,只有中西部的几个省城微跌。这就是因为省城在吸纳增量人口上占据优势体现的结果。
二、投资能迅速取得收益的房产,哪怕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中也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手段
目前,由于新冠疫情产生的公共卫生危机在全球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因为生产活动不能开展,现在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全球的经济危机。
世界上各个主要经济体央行为了挽救自己国内经济,纷纷 “开闸放水” 超发货币。我国也不例外,M2(广义货币)仅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超发11%,通货膨胀速度比往年明显加快。100万存银行“三年大额存单”可获得每年4.125%(工行)的收益,即每年可获得4.125万元的利息收入。虽然保险,但是对比货币贬值速度(近十年平均估值为7.5%)来说资产还是在缩水。
但如果你购入的房产开始每年能固定收取4万左右的租金收入,就是一种成功投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租金还会水涨船高。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消费需求都会产生通胀,但每年人们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以抵销这种通胀行为。
为什么国家每年都调高养老金大家就明白了,就是不至于让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下降。国家也充分考虑到了货物通胀对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国家宏观调控房价不涨,并不意味着全国房价以后“一刀切”,用发展的眼光看,今后会慢慢分化,“一城一价”将可能成为现实
近十年来,房价一直上涨,是因为炒房团的存在,把房价炒得虚高,使房产价格和价值背离,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人们的收入和房价严重脱节,房子对有需求的民众来说,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身上,国民生活幸福值完全下降。
为此,国家自2017年出台严苛政策,“房住不炒”深得民心,精准打击炒房团控制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才使近二年房价维持不变略有下降。
采取这些措施后,毕竟房子属于商品,它的价格会回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轨道上来,以前三、四、五线城市房价不合理的虚高现象必然会被纠错,进入降价通道不可避免。
但是,既然是商品市场经济,优质优价是不二选则,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房产会因各自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和人口增量需求,房价会从全国大势中分化出来,根据自身发展水平,该涨则涨,该跌则跌,从而达到了自身城市小个体的平衡。
结束语:房子毕竟属于一种商品,自带商品的各种属性,买房产也是一种投资行为,省城房产可以说是其中一种优质商品,用发展的眼光看或会是一种正确投资。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