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大牛股十大妖股
2008、2009年的十大牛股分别是
NO1.09年度第一牛股:大元股份年涨幅:663%入选理由:大股东恶炒股价翻6倍7月31日,大元股份控股股东实德投资宣布以每股11元的价格将所持大元股份股权悉数转让。
实德投资退出上海泓泽入主大元股份。
在此之前,市场早有传闻大元股份要重组,伴随重组传闻的是大元股份股价的节节攀升,年初至今,股价升幅超过379%。
公司大股东利用股权之争造成重组假象,自拉自唱,上演逼空大戏。
公司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方面有较多资源,未来有望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NO2.09年度十大牛股榜眼:银河动力年涨幅:564.84%入选理由:江南集团军工资产注入脱胎换骨公司在新你依始就传闻江南集团军工资产注入。
此次股权划转对于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的银河动力带来希望。
2006-2008年,银河动力的净利润分别为2755.33万元、986.54万元和-2771.23万元,经营业绩不佳。
在江南集团军工资产注入的预期之下,公司股票遭遇游资的疯狂炒作,股价从年初的2.59元一路拉升到16.80元,涨幅达到了556%。
而就在公司承诺的三个月“不重组期”刚过——9月18日——公司就宣布停牌重组,之后公司变脸为军工股。
利好出尽之后,公司就如“死鱼”一样横躺着,走出了教科书式的题材炒作见光死经典案例。
NO3.09年十大牛股探花:苏常柴A年涨幅:564.2%入选理由:“股价”暴涨持有5亿多金融资产公司持有福田汽车和宁沪高速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截止3季度末账面价值已经达到5.36亿元。
而公司还持有未上市的江苏银行股份,这两部分股权价值加起来,再加上未来中国股市向好的趋势,恐怕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高增长都可得到完全保证了。
公司市盈率并不高,以年终EPS0.41元计算,公司09年动态市盈率38.9倍,属于合理偏高范畴。
如果算上公司那潜在的5亿多金融资产,这个估值可以说一点也不高。
NO4.西部资源年涨幅:541.63%入选理由:资产置换华丽变身西部资源属于比较低调的一只股,上半年伴随着地产板块上半年的上涨,其股价也“水涨船高”,这一波上涨占据了全年涨幅的40%。
另外的原因就是公司的重组和资产置换导致大资金介入博弈,6月份前40%的涨幅为其取得“09年十大牛股”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下半年市场热炒通胀概念的时段,仅7498万流通股的小盘有色股西部资源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倍受市场追捧。
NO5.中天城投年涨幅:510%入选理由:业绩急剧飙升既然中天城投的股价表现这么牛,我们就不得不谈该公司的年度业绩。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公司09年业绩急剧飙升。
截止第三季度,公司已经实现每股收益0.576元,相当于08年全年。
从业绩表现上看,中天城投也算得上是今年上市公司中的明星之一了。
今年公司可谓顺风顺水,公司所经历的最大利好就是收购华润贵阳公司。
据推算,华润贵阳旗下的6000多亩土地有望从2010年开始为公司贡献超过15亿元的利润。
正是这样一装超预期的好买卖,铸就了中天城投“09年十大牛股”的位置。
NO6.高淳陶瓷年涨幅:479.19%入选理由:重组交易完成后狂拉11天高淳陶瓷的就在重组交易完成后不久,股价屡创历史新高之际,第二大股东——南京市投资公司减持公司股票164万股。
这一套现行动再为11天的拉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后不久爆出的内幕交易丑闻。
任职的南京经委主任与妻子涉嫌内幕交易低买高卖高淳陶瓷股票,非法获利金额达七位数。
至此该股一蹶不振。
截止12月初,仅比6月9日收盘价上涨了30%左右。
NO7.天业股份涨幅:450.45%入选理由:精彩转型收购澳洲金矿天业股份同样是来自于地产板块,这足以说明地产行业今年的热度。
当然除了身居热点地产板块这一优势之外,天业股份的资产注入也是市场炒作的焦点,前期,受到收购澳洲金矿的刺激,天业股份股价在短期内受到爆炒翻番。
在今年国际金价连创新高的背景下,,有着金矿题材的天业股份想象空间十足。
NO8.海王生物涨幅:446.3%入选理由:第一甲流概念股从8月20日到11月5日,短短一个半月,海王生物股价飙升达173.6%,成为资本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第一甲流概念股”。
心细的投资者会发现,海王生物借甲流做文章,公司公告称"通过使用GSK专利佐剂提高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苗的产能,预计合营公司将来的大流感疫苗年产能可达到一亿剂以上。
在第二波甲流疫情的刺激下,不具备甲流疫苗生产资质的海王生物股价再度水涨船高。
包括生产“达菲”的白云山等所有和甲流沾边的题材股均大幅上涨。
NO9.中恒集团涨幅:443.51%入选理由: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王亚伟青睐中恒集团同样是一只默默无闻的个股,而其今年得以大展宏图,背后是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
另外中恒集团也逐渐受到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青睐。
公司公告称,梧州市政府将提供约4000亩的合法建设用地,以中恒集团为主体,依托自身产业特别是制药业,引入适当的合作伙伴,投资开发建设该项目。
市政府将为项目实施提供市政服务,并给予政策扶持。
N10.股民评选人气指数:入选理由:除了以上的九大牛股外,其实股市里还有许多备受关注的牛股,相信每个股民都有自己“信”的那只“牛”,所以,我们将最后一个超级牛股的名额留给了网友,让网友推荐,或者自己选出心目中最牛的股票。
2011年大牛股有哪些
太原重工 高速列车轮轴 助公司快速增长
代码:600169流通盘:4.88亿股
基本面:高端装备龙头 填补多项空白
太原重工成立于1998年7月,是我国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数十年来填补了240项国内空白,也创造了多项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公司主要生产重型机械设备,产品线可分为轧锻设备、挖掘焦化设备、起重设备、火车轴轮、铸锻件、齿轮传动机械、煤化工设备、油膜轴承等10大类,细分产品有100多种,涵盖了各种大型机械的主要类别。其中,大型冶金起重机、矿用挖掘机、轧钢设备、锻压设备等产品多年来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公司早在几年前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业务结构的调整,使得太原重工能及时转型,保持持续成长。而下游的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需求的景气,新能源核电风电方面等大型铸锻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公司主要的产品轧管机设备,铸锻件的需求旺盛,此两类产品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44%和60%。近期,公司针对新建高速列车轮轴国产化项目的非公开发行方案获得通过。
行业状况:政策助力 风电高铁设备需求大
高端装备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重点领域建设和投资带动了资源、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矿山采掘、核电、风电、铁路装备、大中型压机等重型机械设备都将长期受益。
我国是世界上风电装备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就风力资源来说,内地及近海风资源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相当于印度的30倍,德国的5倍,然而从装机来看,目前仅为印度的1/2.5,德国的1/8,未来空间巨大。
随着大量高铁客运专线的投运,铁道部有意将原有客、货混跑的铁路线路改为货运专线,并将这些货运专线进行重载、高速化改造,以提高货运能力,这形成对高速列车轮轴产品的需求。
公司亮点:天津临港基地明年底试产
东方证券认为,太原重工最被看好的亮点是在天津临港的重型装备研制基地,它将是未来三年公司赖以高增长的引擎。该基地建设项目以风电、核电、煤化工等新能源装备为主。一期计划2011年底进行试生产,2012年开始贡献业绩,最终目标是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
近期公司拟非公开发行1.8亿股,投向的高速列车轮轴国产化项目也不容小觑。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200公里/时以上的高速列车轮轴的技术公司已经掌握,预计最多在未来两年内,公司将拿到铁道部颁发的相关资格证照,届时公司将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做高速车轮和车轴的公司。另外,国海证券认为集团资产注入的可能也是公司值得关注的看点之一。
中国中铁 手握近万亿合同 广修铁路主要受益者
代码:601390流通盘:166亿股
基本面:基建龙头 中国最大的建设集团
中国中铁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按年度工程承包总收入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建筑工程承包商。公司已在境外逾55个国家和地区承建超过230个海外项目。
2009年公司共完成铁路正线铺轨9327公里,完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10844正线公里,完成公路建设1155公里,2009年公路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13.3%;参与建设城市轻轨、地铁线路土建工程285公里,铺轨工程105公里,2009年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1%。
因城镇化建设加速等刺激,中国中铁近几年来以铁路为主的基建处于爆发式增长。2010年1~9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为5689亿元,同比增长36.8%。截至今年9月份公司未完成合同额达9326.03亿元。
行业状况:高铁黄金期5万亿蛋糕待切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到2012年就将达到11万公里。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到202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2010年起,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计划投入7000亿元。目前我国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公里,计划新线投产4613公里。
国际市场方面,工程承包市场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非洲等市场,前景更为广阔,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8项援非措施的提出,以及中国与非洲交流合作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上,环境将越来越好。
公司亮点:内部整合 质地更上一层楼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中铁合同额超常规增长,未来的成长空间可期。公司截至9月底所签合同额度已经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20.7%。按照目前发展势头,预计未来2~3年内,行业将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同时公司有望利用国内的高铁技术带动国外新接合同的增长,未来几年公司新签合同额依然有望稳步增长。
国元证券还看好公司投资超过300亿元的约10个BOT项目。这些项目也都陆续进入投资回报期,随着运营的成熟,未来几年收益也将显著增加。10月25日,中国中铁的一份内部重组报告获得通过,此次重组是中国中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内部重组,共涉及总人数1.7万人之多,资产总额120多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中国中铁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同时进行先A股后H股整体上市的央企,但在中国中铁内部,各子公司基本是独立经营。本次大规模的内部重组则是整合企业资源、精简机构、权力集中以发挥集团优势最高效的手段,整合后公司的质地将更上一个台阶。
达华智能 物联网新龙头
代码:002512目前流通股本:2400万股
基本面:IC卡龙头 激励机制初成
达华智能主要从事非接触IC卡和RFID电子标签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前者分别占公司收入和利润的近9成。从地域上看,公司收入的60%~70%来自国内市场,其余来自以欧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的市场。
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非接触IC卡生产商,市场占有率从2007年的11%,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19%,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电子标签产品的市场份额也从2007年的8%上升到2009年的12%,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行业内,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小型项目上。校园一卡通,出入控制,电子证照,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小额支付、资产追踪管理、生产的自动化及过程控制。
对外,达华智能在所处的细分行业龙头地位优势明显;对内,达华智能中高管理层持股面广,以副总经理黄翰强等公司高管和业务骨干为核心的61名自然人合计持有公司4.02%的股份,内在的激励机制已初步形成。
行业状况:战略产业 复合增长率超30%
国家已把物联网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前景广阔。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推动下,RFID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易观国际预计,行业短期内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在30%以上。达华智能所处的物联网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大行业。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委员会预计,2014年全国非接触IC卡销量将达到10.9亿张,电子标签的销量则将达到8亿张。公司现有的非接触IC卡的产能为1.3亿张/年、电子标签的产能仅为800万张/年,产能利用率基本饱和。
随着IPO募集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非接触IC卡产能1亿张/年,新增电子标签产能7000万张/年,届时总产能将达到3亿张。
公司亮点:产品型号全 具备成本优势
受益于市场化竞争以及灵活的经营策略,公司具有产品型号全面和价低的竞争优势,得以充分挖掘非政府主导的RFID市场。公司2008年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63.58%和90.87%,2009年~2010年度,公司增长趋缓,主要受制于产能。由于行业高增长,加上公司募投产能将在2012年释放,未来公司的发展前景相当明确。
“达华智能可谓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该股是实实在在的细分行业小龙头,行业景气度高,公司市值小,产能扩张空间大,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合理,激励机制已经形成,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司看起来相当完美,并已初具牛股之相。
山西汾酒 在变革中重生
代码:600809目前流通股本:4.33亿股
基本面:昔日领头羊 发动营销改革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有白酒、配制酒、葡萄酒、黄酒四大系列,拥有汾酒、竹叶青酒、杏花村酒等13个品牌。公司酒文化历史渊源深远,是我国惟一一个同时拥有汾酒和竹叶青酒两个国家名酒的企业。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拥有自主品牌的山西汾酒具备较强的定价权,公司品牌梯度清晰,高中低价位搭配较为合理。公司计划在2010年高、中、低价位产品市场比例达20%、60%、20%。
1994年以前,山西汾酒销售收入一直稳居白酒行业前3名,随着体制问题和自身决策失误等原因,公司自1994年开始失去了行业领头羊的位置。2009年10月汾酒集团完成管理层换届以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业基本面得到改善。今年是山西汾酒营销改革的关键一年。
行业状况:行业分化 优势企业高增长
近几年来,白酒行业快速发展,在资本市场,白酒股也相当热门,消费升级是其快速发展的驱动力。白酒的价位拉得越来越宽,所能容纳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行业整体及个体都发展得很好,这是白酒行业跟其他诸多行业的不同之处,从全国性到区域性品牌都发展得很好。
行业地位而言,根据中投证券的划分,第一阵营是茅台、五粮液形成的高价酒阵营,竞争力依赖于品牌;汾酒以及洋河、郎酒等次高端酒厂则属于第二阵营,竞争力依赖于品牌、渠道双轮驱动;古井贡、老白干等省级强势企业则构成第三阵营。
由于各家企业未来都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随着竞争加剧,加上消费环境可能变化。业内预计未来3~5年,白酒行业可能会出现分化,即优势企业可能维持高速增长,继续成为主流,另一部分企业则会止步不前,甚至走下坡路。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次高端、中端的市场容量往往比高端大好多倍,因此,身处于第二阵营的企业弹性更大。
公司亮点:锐意进取 以图复兴大业
高层的调整,新鲜血液的注入,一系列销售改革的推进,曾经的白酒龙头是否将由此获得重生?
2009年12月,公司新领导李秋全董事长上任后,对汾酒集团未来发展提出了激动人心的规划。到2015年,集团名酒收入达到100亿元。按集团规划,到2015年,集团未来几年收入复合增速将达23%,而增量部分主要靠上市公司资源来实现。今年8月,公司领导再次提出2013年提前完成集团百亿元目标的计划。
招商证券董广阳认为,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公司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山西汾酒正在为实现复兴积极夯实各项基础。山西汾酒根植于山西,同时不断谋求省外市场的拓展。随着一系列改革的奏效,公司发展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另一个可能提升估值的催化剂是集团资产的注入。一是集团杏花村酒资产的注入,二是集团持有的销售公司40%的股权,但这一注入计划尚没有时间表。
郑煤机 液压支架行业绝对龙头
每经记者 宋元东
代码:601717流通股本:1.40亿股
基本面:支架产销量世界第一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综合采掘设备“三机一架”中的液压支架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目前公司总产量居国内煤机行业首位,其中液压支架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此外,公司正向煤炭综合采掘成套设备供应商的方向发展,2008年底已成功研制出大功率刮板输送机,并交付用户联机使用。
2007年~2009年,公司业绩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4.81亿元和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136.2%和31.1%,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7%,且综合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1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22.7%,对应每股收益0.88元。
今年8月3日,郑煤机成功实施IPO,发行数量为1.4亿股,发行价20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7亿元,将全部用于投资高端液压支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公司自身规划,工程将于今年年内竣工并开始试生产,201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预计2012年完全达产。达产后可年产各类液压支架6200架,实现销售收入42.7亿元。
行业状况:年均增长20%以上
煤机行业是为煤炭开采企业提供装备的行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稳定的煤炭需求将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相对高位。根据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的预测,未来5~8年煤机行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未来煤机行业需求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建煤矿产生的设备新增需求、煤矿产业整合与设备保有量引发的设备更新需求、煤炭综采机械化率提高带来的设备升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等。特别是在煤炭产业整合力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今后几年对煤机设备的更新需求将大量涌现。
申银万国则认为,在煤炭综采设备的“三机一架”中,液压支架是用量最大、价值最高的设备,在综采设备中价值占比能达到50%;而且液压支架在工作面开采方式选择上的重要性也是位居首位的。因此液压支架将是最受益于煤机需求增长的子行业。
公司亮点:技术实力绝对优势
公司是液压支架行业绝对龙头,在技术实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公司主导了高端液压支架全面国产化的进程,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经拥有专利63项 (其中国内发明专利6项),已获受理的专利申请3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虽然上市以后的第一个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表现不佳,单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35%和28.91%,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部分煤矿处于安全整治阶段,推迟相关机械订单采购;但是预收款项开始增长,表明订单状况有所好转,为公司今后业绩释放提供了保障。
连续多年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明显的规模优势使得公司在采购成本、供应保障、研发及营销投入等方面更加游刃有余。2009年,公司营业利润率接近17%,而主要竞争对手的营业利润率都在8%以下,目前公司的高端支架市场占有率高达80%,高端支架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近50%。
申银万国指出,由于公司上市募投项目主要用于扩张高端液压支架产能,随着2011年募投项目逐步达产,产能瓶颈将得以缓解,公司毛利率也将逐年提升。申银万国认为,公司高端液压支架的毛利率能达到35%的水平,中低端支架的毛利率在15%~20%区间波动,预计随着高端液压支架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水平也将逐年提升,2012年将达到29%的水平。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