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生意盈利和亏损
1、资产类:
库存现金 20000
应收账款 48586
库存商品 32140
其他应收款 20000(保证金)
2、权益类:
实收资本 165000
3、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209110
主营业务成本 94317(进货126457-剩下的燃气灶32140)
期间费用 91116(37798+18318+35000)
即:
本年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
=209110-94317-91116
=23677
注:利润是损益类的。即:一年的盈利额为23677
利润的基本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扩展资料:
利润的计算例题:
例1:2010年年末,某企业的利润总额为5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无其他税前扣除项目,计算该企业的净利润,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①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500000-(500000×25%)
=375000(元)
②缴纳所得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1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5000
借:本年利润125000
贷:所得税费用125000
③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时,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37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75000
例2:2010年10月末,某企业结转利润,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账面余额1000000元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账面余额700000转入
“本年利润”科目。假设无其他的收入和支出,该企业应作如下财务处理: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贷:本年利润 1000000
(2)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7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000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利润
怎么算生意盈利和亏损的比例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亏损=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企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等于销售产品的总收益与生产商品的总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企业销售产品取得的货币收入,在支付各项费用和扣除销售税金后,即为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应按规定缴纳所得税,此后对税后利润进行合理分配。
企业亏损 参见“商业亏损”;如果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入不敷出,即全部收入不足以抵补全部支出币;发生亏损,是为企业经营亏损(简称企业亏损)。
扩展资料:
企业利润的种类有以下四类:
1、营业利润:企业的营业利润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营业额)扣除材料或商品采购成本、人员工资、设备损耗与折旧、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之后的余额。
2、企业金融利润(投资利润):是企业长期投资收益和短期融资收益与有关费用的差额,反应企业长期投资、短期借贷等各项金融活动的经济效益。
3、营业外利润:是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反应企业营业外收支的平衡情况。
4、利润总额:是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最终成果,是企业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对外投资、营业外业务各环节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也是我们对企业获利能力和投资效益、利润分配等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企业亏损
百度百科-企业利润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