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股票30年坚持做T
很容易啊,不用长期,短线就能做到,也用不上什么高深的技术。
跟魔术一样听起来不可思议,揭开了谜底一点意思都没有
答案就是仓位。比如,买10万块的股票,赚了2000块,也就是2%的收益。这时卖出10万资金的股票。那剩下的2000市值,成本就是0。
只要多卖100股,成本就变负的了。不过,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因成本低,意味着股数少,赚得也少。合适的成本,是个数学题,只
赚钱就是个毫无感情的机械操作
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无聊?
如果你觉得激情澎湃了,那就掉进散户队伍了,重仓、满仓,买了睡不好觉,涨一点激动、跌一点也激动。那就跟大部分亏钱的股民一样了。仓位合适了,心态自然好,哪里需要亏钱之后再安慰自己,这安慰一百年也安慰不出好心态,顶多是麻木。
赚钱就是个无聊的事,毫无感情的机器操作。达到这个状态了,不是说明你心态好,而是说明你仓位合理,说明你已经跨入了稳健获利的大门。
股市真正的赢家,都是把仓位玩得好的
仓位为主,技术是个辅助的手段。名人的话说得耳朵出茧子了,还是听不进去。大部分股民只看技术不看仓位,总嫌赚得少。赚得再少也比赔了强啊!再说了,赚得少,只要够稳,复利滚起来一年好几倍没什么难度。
不接受反驳,股市专治不服。我教育不了的,市场会教育你。
散户在一只股上长期做T,完全可以将成本做到0以下。分享一下我做股票将成本做到0以下的体会。 选择一只可以长期持有做T的成长股。散户要在一只股票上长期做T,最关键是要选择一只好股票,价格波动大,在价值低估时分次买入。我一直专心做互联网券商股冬菜,选择冬菜主要是基于公司业务发展的稳定性,互联网券商的业绩弹性大,长期关注公司网站信息。2014年10元左右买入,收购同兴证券连续涨停,2015年见证了十倍多的上涨,长期关注冬菜,值得拥有。 抓住机会做T实现稳定赢利。中途离开一段时间后,2019年3月20元左右的价格,半仓再次进了互联网券商股冬菜当底仓,一年的时间里,股价上窜下跳,最高涨到22元,最低跌到了12.5元,采取月均分摊买入做T的方法,在进仓成本以下加至满仓。2020年春节前后,特别是疫情影响,最低跌到了13元,继续在成本以下买入做T降成本。中途参与了二次分红,仓位是建底仓的三倍,成本控制在转股价13元以下。随着2020年7月券商股价大涨,盈利一倍多止盈三分之二,持仓成本负十多元。 珍惜每一次下跌机会做T操作。目前大盘从3458点下跌接近3200点,冬菜股价己远离我的止盈价格,筹钱遇到了大跌分次补仓日内做T,在零成本以下进行短线操作,加仓的筹码获利就当天做T减仓降成本,下跌套住了就中长线持有。
可以。实际上不用这么麻烦,当你持有一只股票非常多股份时,在盈利达到一定幅度后,卖掉99%的持仓,仅留100股,你就能看到负成本。
如果说想把股票的成本价做成负数,那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要想在一只股票上长期做T稳定获利,那决对不简单。
比如,你买10000元的股票,当天就赚3%,那么第二天如果你把10000元的本金卖掉,赚的3%放在里面就是零成本,假如你多卖赚的1%的利润,你的成本就成了负数。其实,这种负成本是不具有任何实操意义的,只能体现出一个韭菜操作股票时,涨了怕跌,跌了怕继续跌的恐惧心里,这是非常不正常的,这种人在股市中没法赚更多的钱。
真正做T厉害的人,底仓是不会减少的,也就是说,长期持有一支股票,50%以上的仓位长线持有滚动做T,能将长线仓位不减仓的条件下,一步一步的将成本T成负数,这才叫高手。这种投资者是存在的,但在股市中并不多,极少数而已,他不担要有较强的短线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长线持股的信心和决心,有的人短线操作能力确实不错,但他的长线仓位就是拿不做,根本没法在一支股票上长期做T,能够长期在一支股票上做T的人,这种人不但具备价值投资的能力,他还具备较强的短线操作能力,只有真正懂股票的人才能够做到长短结合。
其实,做T做得好的人赚钱是比较容易的,做T它不但可以不断的降低持仓成本,而且还可以不断套现。也就是说,做T做得好的人,底仓不会变,但其持仓成本会越来越低,股票账户里面的可用资金会一天比一天多。如果想长期复利,那么就得选择时机将做T套取的可用资金不断的买成股票,只有底仓越做越大,股价涨起来才会有复利效果。如果一个人做T套现很励害,但他不会将套取的现金换成股票,那么他的资产是做不到快速复利的。记住,想做T滚雪球快速复利,一定要把做T套取的现金不断换成股票,股票账户里面的可用资金(现金)不换成股票,它比存银行都不如,存银行多少还有点利息,存股票账户不买股票等于浪费。
所以,只有我们不断的做T套现,不断的将套取的现金换成股票,只有我们手中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股价涨起来才会快速复利增长。
散户在一只股票上长期做t是可以将成本做到0以下的,这需要长期的操作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一般情况下是持仓一半,留着一半补仓,当行情下跌时,剩下的仓位补仓进去。当股价上涨明显的走出波段行情的时候可以减仓一半,也就是波段操作一半仓位,剩下的仓位做长线,因为如果全部平仓后期就没有了仓位很容易踏空,所以留下一半仓位是最合理的操作。
当股价下跌的时候,可以分批补仓进去,直到把剩下的一半仓位全部加满。然后耐心等待行情上涨,直到股价继续走出明显的波段以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只做明显的波段,不每日做t不然很容易踢飞,连续做几次大的波段以后你赚到的钱已经远远大于你的本金,所以成本就做成负数了。千万不要每日去踢,不然大概率会踢飞,只做明显的大波段,一年操作个两三次即可,兵不在多在于精,操作同样不在多,在于赚钱的利润,操作次数越多错的概率也越多。
当然可以,得看你做T技术如何了。技术好,可以做到负成本;技术不行,可以做到资金为零!
这个通过长期持有,根据走势高低点滚动操作通过做T的方式是可以将成本做到0元以下的。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走势分析、仓位控制和低买高卖。
1、走势分析
走势分析,这个分为三种:上涨、盘整和下跌,这个从走势图上一看就知道。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与走势一致,上涨持股,盘整观望,下跌持币。
2、仓位控制
这个比较复杂,需要结合股票的走势,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既然是采取做T的办法,仓位控制需要灵活一些。一般来说都是采取底仓,T+0战术,为什么说是T+O?举个例子,比如你手里的资金可以买入某只5元股票1000手,首次买入600手,剩余的400手为做T活动资金,第二个交易日分时高点卖出400手,分时低点买入400手。这样你的手里时刻有600手股票 ,400手的活动资金。
3、低买高卖
这个是将股票做到0成本和赚钱的唯一买卖法则,没有好的办法,需要你的技术分析能力和操作精度。建议只做上涨走势,盘整和下跌不参与。
可以的,我现在有几只股就是已经在成本以下,甚至可以说是送股了。这几只股就是长期做T。
那一年师父和我说:我准备拿二万块钱做这个的短线!我们当时在看某个股,他是83元买的,涨到了100元,我懵了,但是也突然间悟了。
原来一个股你也可以把它用多周期来对待。一部分股票做长线,一部分钱留在账户里,只做一个股。前提是这个股已经脱离了下降趋势,正在上升途中。
这样你先低位慢慢建仓。等到它完成拉升,也就是你获利很多,而趋势即将反转时卖出,卖出一半。然后等待它回调到十日线,或者是二十日线附近,再次买入,当它反弹时,你获利出掉加仓。做完一波反弹,趋势反转,你又保留下一点底仓,这样很快就能做到负成本。
如果你能有资金,开融资账户更好,这样在这只股趋势反转下跌时,你可以融劵卖出,等到低位买入平仓。如果资金很少,就只能用一半的资金操作。
刚刚讲了波段操作,还可以日内做T,这个就需要看60分钟走势,当你的股已经处在分时低位的时候买入,然后等待高点抛出。这样的胜率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大盘急跌,你的股也急跌,它拉升时,你的股也拉升,这个是可以有一两个点,甚至更多波动的。
所谓的持有一只,精做个股,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套路。只是我要提醒朋友的是,做T尽量选择先低位买入,然后高位抛出。想在日内高抛了再低吸,是非常容易T飞掉的。
长期在一只股票上做T,理论上是可以把成本做到0元以下的,为什么要说理论上?因为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做T不但没把成本降下来,反而是越做T成本越高。
对于在一只股票上长期做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抛低吸,很多投资者的理解是日内分时图上的高抛低吸,这也是对做T的一种普遍性认知。
其实,就做T而言,有日内分时图的高抛低吸,有15分钟K线图的高抛低吸,有30分钟K线图的高抛低吸,有60分钟K线图的高抛低吸,有日K线图的高抛低吸。各种时间周期的高抛低吸,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你最能够把握哪种时间周期的高抛低吸。
在目前的A股市场中,比较普遍并被大多数投资者使用的是日内分时图高抛低吸和30分钟、60分钟K线图高抛低吸。也有少部分投资者,他们使用1分钟和5分钟K线图做高抛低吸,他们认为1分钟和5分钟的时间周期更符合做短期价格差,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1分钟和5分钟时间周期虽然价格反应较快,但出错的几率也会同步加大,因为分时图上一个无量的脉冲式拉升,涨幅也许就有三四个点,但那种拉升,是直上直下的,在1分钟和5分钟K线图上,显示的是长长的上影线。
散户做T,如果看盘功力不够,尽量不要用日内分时图高抛低吸,采用30分钟、60分钟级别的K线图会相对稳妥一些,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无论采用什么时间周期做T,关键问题是你必须会看K线图,如果连起涨、压力、支撑、见顶都搞不清楚,那结果就是越做成本越高。
②:做T只适合横盘震荡和缓慢震荡上行的走势,如果是主升浪行情,做T容易把自己踢飞出局。在单边下跌的趋势中,不要想着做T,止盈或止损出局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单边下跌走势,持股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要在你的账户中显示某支股票的成本小于零,是很容易做到的,即当股价超出你的购入成本价后,卖出超过你投入总成本金额的股份,剩下的股份所显示的成本就为负数了,这只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罢了,并是真实的反映该次股票投资的成本。例如:
股价10元购入某股票1万股,投入成本10万元(不考虑费用,下同),当股价涨到12元时你卖出9千股,收回资金10.8万元,账户中还持有1千股,这时它显示的成本就是负8千元,即每股成本负8元。
这个负成本的存在的意义是:该笔投资你能赚目前所持股份的市值-负成本 所持股份。接上例说明,股价涨到13元,则赚了1000 13-(-8) 1000=2.1万元。(13元代表股价,可上下浮动哟)
显示出现负成本的可能:当减持股票所收回的资金总额超过初始投入资金总额,剩余股份即以负成本反映。
顾名思义,成本小于零就是赚取了超过成本总额的收益,用比率表示,就是该次投资的收益率超过百分之百。 即用做“t”的操作方式使累计收益率超过100% 。这时候你的账户中股票数额可能大于初始购入数,显示的股票成本也不可能小于零,但不妨碍你的该次投资实际上持仓成本已小于零了。(只要减持股票收回总金额小于初始投入金额,剩余股份就不可能以负成本反映)
在一只股票上做t,使得累计收益达到100%,现实中可以做到,但非常不容易。在实盘操作能保持多次成功盈利的“t+0”非常难得,既需要市场给你机会,更需要你能把住机会,而市场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也不是机器!
(关于做“t”操作的注意事项,本人在今年6月4日的问题回答中有简单表述,这里不再重复,有需要请翻阅。)
(个人意见,供参考)
一只股票持有30年
要知道a股从1991年成立到现在都只有29年的 历史 ,坚持炒股30年的人,至少在a股成立之前,有外围炒股的经历,很明显这项成就是相当了不起的。如果不是对股市绝对的痴迷,是不可能支撑这么久的。再加上股市向来亏钱效应明显,尤其是a股市场牛短熊长,如果没有悟道成功,本金早就亏完,也不可能支撑这么久。
侯哥身边有一大批坚持炒股10年的人,但是 坚持30年的还真没有,那国内有没有坚持炒股30年的人呢?答案是有的,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股民“的杨百万,真名杨怀定。
杨怀定从1989年第一次参与股票交易,到目前正好30年。
虽然a股市场是从1991年成立的,但是早在1989年的时候,杨怀定就参与了股票的交易,我们到知道1998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当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央行决定降低利率,鼓励大家投资消费,而向来喜欢捕捉金融市场机会的杨怀定觉得资本市场肯定也会随着利率的降低而迎来较大的发展机会。
于是,在央行公布利息之后的第二天,他就来到了上海唯一的静安证券门市部买了面值100元的真空电子股票2000股(相当于现在的20万股)就走了。那个时候证券交易所还没有成立,买卖股票都是纸质的,类似债券交易,后来市场果然印证了杨怀定的观点,半年以后,股市开始猛涨,100元的"真空电子"涨到2200元,翻了22倍,杨怀定也终于赚取了自己的第一个百万,也被人称为”杨百万“。
尽管近些年杨百万很少出没在公众的视野,最近一次是2006年下半年当股市站上5000点的时候,他接受采访告诫投资者:”股市风险加大,"又到克服贪婪时"。市场泡沫非常大了,特别是中小散户不要盲目理解所谓绩优股的投资价值,而进入"价值投机"的怪圈。而事实证明后来a股达到6124点之后,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的确杀跌非常明显。
总结
正是杨百万常怀风险意识以及对市场敏锐的把握,使得20多年a股牛熊转换,当年股市里许多和"杨百万"一样的风云人物或翻身落马,或悄然消失,而杨怀定,仍然活跃在股市的风口浪尖中。
记住炒股的年份不是衡量一个股民成功的关键,很多在资本市场活跃多年的人最终依旧以惨败结局,最典型的就是投资大师--利弗摩尔,甭管你在资本市场多少年,只有常怀风险意识,才能在资本市场永驻。
我身边只有一位29年依然坚持炒股的投资者,那就是我的师傅,我的师傅在当时A股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因为国库券大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愤然辞职,进入了股票市场,这一进就会29年!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仅靠着股票在上海买了两套房产,而且还有这几千万的股票市值,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厉害的牛散,完全靠股票发家致富!也是他,带我学习了长线价值投资,知道了股票应该投资,而不是投机!
而在我投资的十多年生涯里,加过太多太多的散户进入股市,但是最终都是亏着离开股市的例子!因为每一次散户进入股市都是在一个牛市的中后期,在一个赚钱效应极强的环境里,这时候的大家是兴奋的,自负的,并且贪婪的。
而当牛市结束,熊市刚开始的时候,这种自负的心态会让大家不断抄底,接盘,甚至死扛,一路到熊市的中后期!于是,严重亏损的散户都会萌生同一个念头“再给我一次回本的机会,我就再也不玩股票了!”
然而当熊市结束,牛市开始的时候,这些散户有的开始割肉离场,有的开始频繁投机,成为了韭菜。最后到了牛市末期,大家又再一次进入股市,重复了上一轮循环的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轮的牛熊市里,散户都是进进出出,带来的是财富,带走的却是悲伤。有些人割肉离开股市,把失败当成了教训,有些人依然留在股市死扛,等待回本的机会。大部的人,从刚进股市的雄心壮志,赚大钱,变为了现在的只想回本和解套!
那么到底是我们在玩股票,还是股票在玩我们呢?真的值得散户好好思考!如果来股市只是为了被套和解套,那还真的不如别来!
所以,一定要懂得潜心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这才是投资的大道,这个过程时间很长!但对于盈利的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剂,而非能够持续盈利的本质。如果自己没有投资逻辑、模式、纪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气氛比较嗨而已,但这跟你最终是否盈利无关。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经历了牛市照样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
在股市里能长期坚持下来不容易,更不要说坚持30年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到目前位置也炒股30年了,在前10年的时候他赔了底朝天,最后差点连房子都卖了炒股,最后在家人的帮助和劝说下,才慢慢对股市没有以前那么痴迷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看股票和自己分析市场,直到第15年的时候,他突然时来运转,也终于从股市里悟出了一些道理,做股票真的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从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如果确定市场是牛市,而且资金的确是进来的时候,一定要坚定持股,在前10年的时候,他赔了差不多了有30万,本金亏损的仅仅剩余2万元,而到第15年的时候,他给股市再次投资了50万,说来也巧,刚好赶上了998点到6000点的行情,他总结过去的经验,只要牛市来了,券商是最赚钱的,于是他把50万资金全部押在了券商,不料券商股果然大涨,就这一把他的资金翻了6倍,一下子赚了300多万,之前亏损的30万翻了10倍。
从正常人的角度讲,突然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应该继续在股市征战,谁料想在股市处于5500点的时候,他做了一非常的举动,将股票全部卖完,将资金也全部转到了银行卡,然后在证券公司销户了,连他老婆都觉得惊诧。
赚的这300万,他反手在北京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当时的价格是2万元左右,过了三年这个房子每平米的价格到了7万左右了,他再次反手把房子卖了,又一次赚了500万,如今他的资产已经超过千万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例子。 事后我问起这个朋友的时候,你如今还在炒股吗?他说股票依然在关心,只不过里面的钱仅仅有几十万而已,他还告诉我人生一定要学会在大热的时候放弃,最终钱才是你自己的。
真正能够在股市坚守30年的人,大部分也都是赚到钱了,多多少少的事情。实际上炒股是伴随一生的事业,可以兼职,也可以专职,这个完全要看自己的悟性了。一般情况下,还是推荐兼职为好,这样压力没有那么大。
身边一个朋友是从1996年开始入股市的,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也只是通过股市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没有很多人说的可以通过炒股轻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真的很难。下面说一下这个朋友的故事。
1996年开始入市,当年入市的时候,实际上也没有多少钱,也就是从工资里面省出来的几千块钱,好像朋友是买的1000股上海石化,大概3元钱左右的样子,不到一个月涨到了4元,卖了就赚了1000元,后来好像有买的马钢股份,2元钱左右的样子,买后一个多月涨到3元,又赚了一千多元。就这样不断交易,后来有钱也往里面投入,大概前后总共入股市2万元左右的样子,后来到1998年的时候,全仓买了美的股份,成本大概就是3元钱,大概当时有5000股的样子。后来一直持有到2005年的时候,9元左右的样子卖了,这算是赚了有20多倍吧。
2005年的时候,朋友把卖股的钱取出来又添了点,在一线大城市买了一套房子,然后一直兼职保留少量资金炒股,中间用几千块钱做过权证,亏惨了,后来到了2010年的时候,又赚了一些钱,又在大城市买了一套房产,也开始重新投资股市,这中间也走过不少弯路。现在朋友只是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现在主要持有高分红绩优股,减少交易,每年获取分红收益,比较稳健,可以较好地改善生活。
到了2019年,朋友已经持有股票几年了,大概每年分红收益在6%以上了,而且每年股票也会随着净资产的增长而增长,看样子每年收益率不会低于10%。这样不仅稳健,而且也能够较好的改善生活了。
综上所述,股市是可以伴随一生的,如果悟性没有那么好,最好还是兼职做股票,这样压力没有那么大,而且可以价值投资,长期持有高分红绩优股,这样每年分红,风险较小,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改善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了。
感谢阅读!
欢迎留言,点赞,关注!
其实坚持炒股30年,一般人很难做到,如果坚持炒股,每天盯盘,估计身体都顶不住。我这个人比较懒,从入市到现在,炒股很少能坚持满勤。如果盯上一天盘,简直累的腰痛背酸。尤其看到那些动不动就好几台电脑,盯一天盘,简直会头晕目眩,眼睛恨不得冒绿光。所以“炒股”30年的不多见。从入市到现在,我还不到30年,可是和我一起入市的现在已经很少见,要不就是发了大财养尊处优,要不就是赔了钱。现在才想明白一件事,就是炒股赚钱实在难。真不如买上股票放到一边,什么都不管,到现在还真能赚大钱。看看深发展“平安银行”,再看看泸州老窖,美的电器,当时就是赚了点零花钱。如果不炒一直拿到现在,赚的钱几年都花不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所以想来想去,才知道炒股不是好办法,还是“靠上市公司赚钱”简单。从2012年开始,我基本不再炒股,就是买上股票等着。只要是低点,有钱就买,满仓到今天,可以说,不炒反而能跑赢大盘。其实做投资,一年最少半年闲,越折腾越赔钱。随便亮一下成绩单,省的人家不相信,说我吹牛不着边。
我是新中国第一代股民,看了报纸广告,半夜去买电真空,大飞乐等原始股,四千元起家,一上市身份三万,起先也劝身边朋友去买,没人听。广东路去买深宝安,买卖时间都不定时,想抛时只能雇人值夜班,好在正抛在高位,又赚一笔,再逢买认购证, 认购了一百份,也劝身边同事去买,有的将信将疑买了十份,有的还被老婆骂了,买了五份。我市值一下升至五十多万,于是就到大户室里去炒股,无非是喝喝茶聊聊天,瞎炒炒,2245点心里明白要抛,但鬼迷心窍一直没抛,直跌至998,输得很惨,教训是相信自己!于是998之后坚持做多,直到六千点逃顶!大赢了一笔!直至1664按兵不动,二千点开始介入,……以后基本没犯大错,五千点逃顶休息至今,也不想再炒股了。股市给自己备了一份养老金,如此而已。
A股市场成立至今,已近30年,当年炒原始股的人,现在都已退休了,如今还在二级市场上博弈的人,股龄都不会很长。因为,30年前炒股的人,基本上都是30-40岁的人群,几十年过去了,他们都人近古稀,如果再想不开还在炒股票,那岂不成了股痴了。
我所认识在90年代初就炒股的人有个,他们都有不一样的炒股人生:第一个是高先生,他是我的老同事,A股市场开始时,他就开始炒老八股了。2001年股市站上2245点牛市时,是这位前辈把我引进了股市。由于高先生一边炒股,一边要上班,他没有太多精力去搞股票的事情,平时我经常听他羡慕那些专职股民,可以天天盯着盘面炒股,他说他没那个时间,否则早就发财了。但直到高先生退休回家,他也没有在股市中赚到什么钱。其实,他也明白二级市场的钱不好赚的。
第二个,我有一位企业家朋友,在上海滩比较有名,据他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单位里面要求职工买认购证,别人都不要,车间主任硬把买认购证指标都给了他,结果他在股市中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不过,我与这位老企业家交往二十多年,却很少看他炒股票,唯独在2015年上半年,他看到股市大涨,就组织了一个团队去炒股,先前是在股市中大赚了不少钱。后来2015年下半年股市开始走熊,一直走了4年熊市至今。估计这位企业家朋友肯定又把之前从股市中赚来的钱都还给市场了。炒股30年的人,往往在牛市中达到人生巅峰,却又在熊市中落入谷底。股市如人生,一晃三十年,多少人的命运也在这大喜大悲中度过,最终还是落得个两手空空。
第三个,老股民杨百万,早年靠买卖国债差价起家,听说也在股票认购证上发过财。不过,杨百万比较有悟性,早就在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就从此退出股市,但又不是真正离开股市。杨百万现在经常在外面讲课、出股票书籍赚钱,同时,他也不让他儿子炒股票,他儿子如今在做炒股软件生意。真正悟透股市的人,很少轻易进入二级市场博弈,而是赚股市周边股民的钱。
在A股市场中,每一轮牛市起来,都培育出自己的股神,而每一轮熊市的开始,又把股神打成骨灰。股神尚且是如此,拥有二三十年股龄的股民自然金盆洗手。如果他们今天还像三十年前那样在二级市场中拼杀,那就太想不通了,毕竟老股民都年近古稀,岁月不饶人,还是退出股市这个是非之地吧。
我的印象中A股市场从成立到现在好像也没有30年吧?我是1996年进入股市的,我的几个朋友中有1992年进入股市炒股的。估计最早的股民也得1990年才能入市吧?炒股时间最长的人到现在也顶多是炒股29年!
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坚持炒股近30年的人,都是业余炒股。因为这么多年了,还在炒股说明在炒股方面进步不大啊!这就像一个人当了30年的职员一样。。。。。很难说自己的事业很成功。
炒股很成功的人早就不自己炒股了,不可能坚持30年自己炒股。
好些在炒股方面有所建树的人,绝大多数早就投身于别的事业了。有的炒股十多年以后就因为很擅长基本面分析或擅长炒作短线自己或和别人合伙做私募去了,早就成为拿别人钱炒股的业界精英了。
有的老股民由于口才好,又懂大众心理,早就改行做股评了。炒什么股,炒股多不安全?忽悠别人,自己还能有高收入。不炒而炒才是高境界。
有的老股民曾经名气大,阅历多,于是改为卖交易软件为主业。有的老股民喜欢理论学习,有一定考试能力,就入职证券行业做投资顾问了。证券从业人员是不允许炒股的。
有的老股民文笔好,读书多就转行为 财经 作家了。。。。
只有那些炒股很多年,有一定的炒股经验,在股市上赚的或亏的也不算多的人才会近30年一直坚持炒股,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或生意。炒股只是他们的一种爱好罢了。
坚持炒股30年的人,那就是骨灰级的人了。
有些人一进市场天生就是一个赢家,比如网上传的赵老哥,龙飞虎等人。传言,赵老哥在刚进市场的时候还是个学生。经历过短暂的亏损之后,快速起来。当别人毕业在找工作的时候,赵老哥毕业时已经在股市上小有成绩了。之后游资的龙虎榜就经常出现赵老哥的身影。一直坚持到现在,赵老哥估计也炒股十几年了。
当然,我身边现实生活中也有两个靠炒股发家致富的人,一个是价值投资的实践者,炒股超过二十年了,也可以说是炒股坚持了30年。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他基本没有怎么换股。长期持有银行和茅台等个股。基本上从不看盘,只注重基本面的分析。而另一个也是炒股十几年而已,入市时刚好碰上权证好做,赚到了第一笔钱,之后也是很少换股,一般一年一倍,两年换一只个股,也是基本不看盘,现在也不比赵老哥差。
以上是极少数成功的例子。大部分人不管炒股多少年,都很难实现盈利。坚持炒股30年的人,别看经验很丰富,其实,对股票有的也没有怎么入门。更有的明知道股票的一些规律,也是很难做好。我身边就有一个坚持炒股30年的人,也是第一代操盘手,现在还在炒股,都已经快要七十岁的人,真是佩服。每天还是很认真的复盘,是个职业股民。炒股30年,除了牛市赚了几百万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亏损的。只是他已经乐此不疲,离不开股市了。
记得深圳发展银行股票内部发行是一九八二还是八三年。我一九八五年九月接手了朋友的二十股,记得一股按当时转让价六十元。一九九二年发展银行一股拆二十股还十送十,一下就成了万元户。
九0年深交所成立,唯一的营业部在宝安路和红荔路交叉路口西边。晚上在营业部前面的空地自觉形成了股票场外交易场所,一张纸质股票,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交易过户,一手现金一手股票,价格自己定。那时最大面额十元,有时成交几万元,装在塑料袋一大包,晚上走路也不用担心,没有抢劫现象。
几十年来都是业余买卖股票,有赚有亏,总的还是赚的。选股票主要考虑基本面和行业前景,一般不随便更换,只有达到盈利目标或该股基本面变化才会另选。
现在退休了,每天看看股市行情己经成了习惯,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我同期进入股市的大有人在,不过靠股市发财的只是极少数。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