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龙头股排名前十名(消费龙头有哪些)

频道:财经 日期: 浏览:33

消费龙头股排名前十名

十大龙头股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伊利股份、海天味业、上海机场、中国国旅、晨光文具、绝味食品、双汇发展。

具体如下:

NO1:贵州茅台(600519)

国内白酒第一龙头股,酒类消费龙头,具有强大的品牌护城河。公司位于遵义市,主要从事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研制、酿造生产、包装和销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4%以上,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91%左右。动态市盈率35倍,总市值1.5万亿。

NO2:中国平安(601318)

国内保险第一龙头股。全牌照经营,公司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以保险为主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0%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动态市盈率9.1倍,总市值1.6万亿。

NO3:格力电器(000651)

国内白电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珠海市,主要从事空调器的生产销售、空调器进出口业务及其相关配件的进出口业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30%以上,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30%左右。动态市盈率13倍,总市值3913亿。昨天市值超过美的,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美的集团作为白电的龙头股,美的的多元化比格力更加成功。

NO4:伊利股份(600887)

国内奶制品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呼和浩特市,主要从事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等农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稳定增长。销售毛利率37%左右。动态市盈率24倍,总市值1835亿。

NO5:海天味业(603288)

国内调味品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佛山市,主要从事酱油、耗油、调味酱等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31%以上,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44%左右。动态市盈率55倍,总市值2853亿。

NO6:上海机场(600009)

国内机场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上海市,主要从事航空地面保障服务及配套服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15%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54%左右。动态市盈率28倍,总市值1516亿。

NO7:中国国旅(600763)

国内免税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免税品销售服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0%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40%左右。动态市盈率30倍,总市值1699亿。

NO8:晨光文具(603899)

国内文具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上海市,主要从事晨光品牌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及其他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4%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增长。销售毛利率26%左右。动态市盈率40倍,总市值431亿。

NO9:绝味食品(603517)

国内卤制食品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长沙市,主要从事休闲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3%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毛利率34%左右。动态市盈率32倍,总市值264亿。

NO10:双汇发展(000895)

国内肉类食品加工第一龙头股。公司位于漯河市,主要从事畜禽屠宰,肉类食品的加工销售和食品包装。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营收和净利多年保持稳定增长。销售毛利率19%左右。动态市盈率18.8倍,总市值992亿。

消费龙头有哪些

消费类龙头股有:*ST云升、乐普医疗、贵州茅台、沱牌舍得、长春高辛、诚志股份、中国国旅、海天叶巍、绝味食品、双汇发展等。

大消费股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是一个大类,也细分为很多行业。比如有:白酒、乳制品、食品、调味品、教育、医疗服务、免税消费、美妆、医美、家电等。在上市公司中,属于这些行业并以这些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就是消费概念股。

扩展数据

大消费是新消费模式的升级。经过1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消费正在走向第三次升级,中国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向房地产、汽车、医疗这“新三大件”转移。同时,在第三次消费升级过程中,旅游、高端白酒、乳制品、葡萄酒、平板彩电等龙头子行业,以5G、互联网有线电视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产品,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创新消费概念股等。

改善民生成为2010年两会的热门话题,政府将居民收入提升到战略新高度。促进民生不仅是保障民生的问题,也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政策热点是天生的,热点带来机遇。如今市场的普遍预期是,2010年a股市场很可能会区间震荡,个股和板块的交易性机会在市场波动中不断涌现。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妨从两会热点话题中把握新的交易主题。

除2009年外,近年来中国GDP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然而,在2005-2008年的这一轮经济增长高峰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中国逐渐下降,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下降,导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