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管理系统
实现工资的集中管理。可供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人员以及工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对人事的管理及工资发放中的应发工资合计等项目由系统自动进行计算;同时系统还可对人事及工资管理情况进行多角度查询。
工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1、操作简单方便
采用国际流行的下拉菜单,全WINDOWS操作形式,界面新颖,全面支持鼠标操作,功能齐全。
2、任意设定工资项目
3、任意定义工资计算公式
4、任意定义输出表格
5、多级部门汇总
6、多套工资管理
7、多级权限管理和保密措施
8、批量数据更改功能
9、多种报表输出
扩展资料:
基本原则
1、以通信功能作为界面设计的核心
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信息。一方面,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时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另一方面,计算机向人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致引起误解或混乱。另外,不要把内部的处理、加工与人机界面混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影响速度。
2、界面必须始终一致
统一的人机界面不致于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同一种方式思考与操作。最忌讳的是每换一个屏幕用户就要换一套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
3、界面必须使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
人机界面应该能够告诉用户软件运行的进度。特别是在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时,必须让用户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如可以设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的任务进度条等。当前,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无论大小,其安装程序几乎均做到了这一点。开发MIS软件时,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4、界面必须能够提供帮助
一个优秀的MIS软件应该提供在线求助功能,甚至提供使用向导,这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多媒体环境下,以语音提示作为操作向导,不会干扰屏幕信息,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资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er图
1、先识别一下此E-R图表明的实体。此E-R图中的采购部、库存部和财务部为部门实例,部门才是实体,在途中将三个部门去掉,包含关系去掉;员工、管理员也都为实体,并且管理员是员工当中的一员,应该有领导实体;考核,工资,奖惩和调动记录也都为实体,但这些都是事件驱动的实体,在现实中不存在,换句话说,只是系统当中存在。
2、实体需要有属性,在关系模式中给出。
3、再识别实体之间的关系,图中标注的也很明确:组成关系,刷卡,拥有,奖惩,调动。员工之间还有领导关系,管理员的管理不止管理员工信息,而是整个系统信息,所以此处的管理关系不恰当,将其去掉。或者这里的管理员就是部门领导,管理关系也就是领导关系了。
于是经过以上过程,得到如下关系模式:
员工:(员工Id,姓名,职位,权限,部门id,领导id,.....)
部门:(部门id,名称,....)
考勤:(id,员工id,日期,...)
奖惩:(id,员工id,日期,类型,...)
工资:(id,员工id,发放日期,金额,.....)
调动:(id,员工id,调动日期,原岗位,现岗位,....)
其中员工关系模式当中的部门di和领导id为外键,表征组成关系和领导关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