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股票怎么融资(发行股票的融资成本怎么计算)

频道:财经 日期: 浏览:27

发行股票怎么融资

上市公司通过初级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初级市场发行股票,二级市场流通股票。你所说的是二级市场,也就是股票的流通,公司真正融资是是在初级市场,也就是刚发行的时候。你想,从没有股票,到发行股票,股民要去买,钱不就从股民手里通过股票市场进入公司了吗? 而且,这个钱公司是不用还的,当第一次购买的股民不想要的时候,就卖给其他人,也就是你说的。所以说,股票是虚拟资本的创造,股票市场上买卖的,都是虚拟的资本,公司得到的是实际的资本。

股票融资是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直接从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提供方作为所有者(股东)对企业享有控制权的融资方式。

拓展资料:

股票融资的优缺点:

(1)融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没有固定期限,也不必支付固定利息,因此不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2)股权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股票的发行筹集了主权基金。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构成了公司借入所有债务的基础。拥有更多的主权基金,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更大的损失保护。因此,发行股票融资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度,而且可以为更多债务资金的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3)股票融资募集的资金是永久性的,没有到期日,无需退还。在公司连续经营期内可长期使用,能充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4)无固定利息负担。有盈余且被认为适合分配股利的公司,可以分配给股东,盈余较小,或有盈余但资金短缺或投资机会有利的公司,可以少派发股息或不派发股息。

(5)股权融资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股票融资劣势:

(1)资金成本较高。首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普通股的风险更高,相应的要求是更高的投资回报。其次,对于融资而言,普通股股息是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的,不具有免税效果。此外,发行普通股的成本较高。

(2)股票融资上市时间跨度长,竞争激烈,不能满足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

(3)易于分散控制。当公司发行新股时,出售新股和引入新股东可能会导致对公司的控制分散。

(4)新股东在公司新股发行前积累的盈余份额会减少普通股的净利润,可能导致股价下跌。

发行股票的融资成本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为: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的筹资费用。

【拓展资料】

融资成本是什么?

简单地说,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其实质就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

企业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个部分。其中,用资费用是指因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比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或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活动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费用。通常是在筹资时一次全部支付的,在获得资本后的用资过程中不再发生。

一般而言,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贷款金额(筹资数额)较少,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筹资费用)就会相对较高。

融资有哪些成本?

一、显性融资成本

显性融资成本指可直接呈现和计算的与融资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获得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项交易费用。

1.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

融资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最常用的报酬支付方式有:利息或资金使用费;利息外费用,通常以咨询服务费、顾问费、管理费手续费等形式收取;明股实债的分红、股权回购溢价;发行股票的分红等直接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费用。

2.融资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为获得融资支付给第三方的费用,例如:第三方担保人的担保费用;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费、企业评级费、债项评级费等;中介公司的中介服务费;债券承销费、管理费等等。

上述费用是我们在融资过程中清晰可见、容易计算且与融资直接相关的。在测算融资成本时一般不会遗漏。还有一些成本与融资间接相关、比较难计算、如果经验不足在计算融资成本时很容易遗漏,即融资的隐性成本。

二、隐性融资成本

隐性融资成本指非直接呈现和计算且与融资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将获得的资金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成本、附加条件成本、汇率风险成本、人力成本、费用支付成本、机会成本等。

1.资金使用成本

资金使用成本即将融入的资金按融资协议要求使用,自放款之日起至资金使用完毕或达到可自由使用状态期间所产生的融资成本。

资金可自由使用指企业可根据实际资金支付需要进行支付,而不受任何限制。企业融入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有使用限制的。

例1:汽车经销商的银行流动资金借款,原则上是必须通过受托支付直接支付给整车厂用于车辆采购。当车辆采购回来并销售回款后,资金才达到可自由使用状态。

例2:一笔借款明确用途为归还他行借款,自放款之日起至用于归还贷款期间的融资成本就是资金使用成本。因为用新借款归还旧借款即用新借款替换了原用于归还旧借款的可自由使用资金,所以视为新借款资金达到了可自由使用状态。

资金使用成本计算方式:

资金使用成本 = (融资总额 * 融资实际年利率 * 资金自放款到达到可自由使用状态的平均天数 / 360) - 原有支付方式的实际资金成本

说明:

上述公式中使用占用平均天数是因为资金的释放通常是陆续达到可自由使用状态,因此在计算时要用平均天数。

原有支付方式的实际融资成本包括:

(1)原有支付方式实际占用现金的资金成本,用现金支付的金额、用票据支付时的票据保证金、赊销时的预付保证金等;

(2)用票据支付时如果对方要收取贴现利息,实际收取的贴息费用;

(3)通过法人透支资金、汽车厂家金融公司融资等融资资金支付时的实际融资成本。

2.附加条件成本

资金方提出的任何一项附加条件对企业来说都是有成本的,只是成本大小不一。常见的附件条件有一定的存款比例、担保(含保证金)、抵押、质押等等。

最常见的附加条件之一就是要配有一定的存款,或者直接要求一定金额的定期存款配比。虽然企业正常情况下也会留存一定的安全资金头寸,可一旦作为合同条款的硬性要求,对企业来说该部分资金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资金了,就会产额外的资金头寸成本。

该部分头寸成本 = 要求头寸金额 * (该笔融资的名义年利率 _ 头寸存款利率) * 存款天数 / 360。

3.汇率风险成本

如果融资的非本位币,就涉及到汇兑损益。在评估融资综合成本时汇兑损益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大额的外币借款,可通过锁汇、外汇掉期等方式来锁定汇率风险。

4.人力成本

从融资谈判到业务操作以及后续管理都涉及到人力的付出,期间耗费的人力越多人力成本就越高。

虽然融资成本中的人力成本占比相对较小,但如果涉及到境外路演、业务操作复杂等情况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人力耗费过多也会影响融资效率。在融资沟通和方案设计时要尽可能简化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5.费用支付成本

费用支付成本主要指支付资金所有者报酬、归还本金及其他交易费用过程中的额外成本。

例如:资金出境成本,境内资金作为支付境外报酬出境需要代扣所得税,目前普遍税率是10%,即原有融资成本要上浮11.11%((1/0.9-1)%,0.9为境内1元付款境外净到账金额)。

6.机会成本

融资的机会成本指因该笔融资导致的企业相对成本支出的增加或其他收益的减少。

例1:新融资与存量融资互斥,如果存量融资成本低,则新融资高于存量融资的成本就是额外增加的成本,也即新融资的机会成本;

例2:一栋房屋抵押给A能降低0.5%利率,而给B利率不变,那么抵押给B银行就有0.5%的机会成本损失。

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业务形态,还有一些上面未能罗列的显性或隐性成本。虽然有些成本在整个融资成本中占比较小,但是对业务进度和操作难度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实际融资业务操作中应尽可能全面的去考虑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在操作时就可以准确计算实际融资成本,提前预判过程中的风险,提前做好业务操作过程的优化,确保融资进度和有效控制融资成本。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